侧边栏壁纸
博主头像
浪哥的学习笔记博主等级

有船就能顺利过河

  • 累计撰写 7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3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openclash与MihomoTproxy对比及oc防泄漏设置

浪哥的学习笔记
2024-11-07 / 0 评论 / 0 点赞 / 3177 阅读 / 3263 字
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-11-07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两个软件的对比

cfw的删库催生出meta内核,也叫mihomo。在pc端我用的是clash verga ver和mihomo party,前者简单配置也方便,后者功能更强大,特别是多订阅、多节点使用。不过后者在内存占用上要比前者高不少,所以在mac上还是以clash verga为主。

在openwrt系统下,最常见的科学软件一直以来都是那几个:oc,passwall,ssr,随着新协议的出现,开始有了sin-box。前几天知道有个名叫MihomoTproxy的软件,基于mihomo内核,看介绍说功能相比oc更简单,占用更少,启动更快。于是下载安装测试了一下(注意:这货不支持istoreos,需要firewall4),我是用的immortalwrt23.05.04。说说主要区别:

1、MihomoTproxy在使用习惯上基本遵循oc的逻辑,上手难度不大,设计思路上应该是以自编辑配置文件为主,去除了很多oc原有的功能,利用防火墙转发和分流,不是oc的对dnsmasq的依赖,启动速度更快。

2、因为MihomoTproxy开发时间不长,功能上肯定有不足,特别是对我这种习惯了oc的人来说总觉得差点什么,比方说规则自定义、线路切换、机场切换这种高频使用需求,就没有oc方便,某些切换还需要重启软件,不爽。

3、软件本身升级需要命令行执行,不像oc那样可以ota。

4、就目前来说教程不多,遇到问题不像oc那样容易解决。

5、启动速度和调用要比oc快。

6、没有在线转换模块,机场订阅显示也没有oc直观。

7、有个小坑记录一下:MihomoTproxy启动前记得到DHCP/DNS里面把dns重定向关闭。

7、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,反正我在使用上感觉网站访问速度没有oc快(相同设置的前提下)。

8、这款软件可以蹲一波,作者更新很勤,期望会越来越好。

openclash防漏设置以及dns优化

上一篇文章谈到了之前使用的方法,这几天有时间专门研究了一下dns分流的事,参照两个大佬的教材,不再使用mosdns作为前端,完美实现dns防漏和与ipv6共存(我是ikuai主路由,虚拟机安装openwrt),在此感谢下这两位大佬:

安格世界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2l_0g4EOHk&list=PLrkC_yJ8YLmFoBvzU-m76rUIDXGhdQfk3&index=26&t=994s

Aethersailor:https://github.com/Aethersailor/Custom_OpenClash_Rules

我现在使用的配置文件使用的是Aethersailor编辑的,在线地址: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Aethersailor/Custom_OpenClash_Rules/main/cfg/Custom_Clash.ini

配置教程:https://github.com/Aethersailor/Custom_OpenClash_Rules/wiki/OpenClash-%E8%AE%BE%E7%BD%AE%E6%96%B9%E6%A1%88

绝大多数规则可以做到全自动,每天或者几天更新一次配置即可,很省心。如有个性需求,fork到自己仓库修改即可。

旁路由模式下,覆写设置里面关于dns的部分,取消追加上游dns,勾选遵循分流规则(据说这样国外网站可以自动匹配最近dns服务器),然后在nameserver里面新建一个运营商dns地址。其实这两套方案关于dns优化的核心意思就是使用运营商dns和取消全部dns解析服务器。

Aethersailor编辑的配置文件要比安格世界的更细,如果你喜欢简约风格的可以使用安格世界的。两位大佬在对dns优化上思路基本一致,都可以去学习一下,对比使用。设置正常情况下,访问速度真的有所提升,也没有出现dns泄漏。就目前来说应该是最好的oc方案。

关于旁路由模式下ipv6共存的设置

记录一下两位大佬没说的地方,旁路由模式下与ipv6共存的设置方法:

1、网络新增接口,DHCPV6协议,设备为lan口。

2、原有lan接口编辑--DHCP服务器--常规里面忽略此接口,由主路由统一分配ipv6地址。ipv6设置里面设置RA服务和DHCPv6服务均为服务器模式。正常情况下在新建的接口处就可以看到已经获取到两个ipv6地址了。

3、插件设置里面把关于ipv6的都打开,模式选Tproxy,勾选绕过中国大陆。

4、如果需要使用单一ipv6地址,可在ikuai关于ipv6设置里面打开RA控制,在主机网关为旁路由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双ipv6地址混乱,缺点是ipv6测试网站无法检测到有效地址,但不影响使用。

5、因为我有远程访问需求,又是使用的ipv6公网地址,所以会在意这个部分。经测试,即便是不做这个部分,在支持ipv6的任意主机访问内网服务是没问题的。纯内网环境其实不必在意这个,我只是强迫症作怪。

0

评论区